由中国工程院、上海市人民**主办、复旦大学承办的第十四届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6月22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上海市市长**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宣读**贺信。**在贺信中说,肝炎和肝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重大防止疾病,努力探求更加有效的防止技术和方法。中国**高度重视肝炎和肝病防治工作,将防止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技术攻关,不断提高防止水平,有力保障了群众健康和民生改善。
**说,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作为此领域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肝病防治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为我国学习借鉴世界肝病防止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有益经验、加强中外国际医疗科技交流创造了契机。希望广大科技和医务工作者携手合作,勇于创新,协力攻克肝炎和肝病防止关键技术,提高预防、诊断、免疫和治疗水平,为维护人类健康和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指出,中国**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提高人民的医疗卫生水平和健康素质,全国人口期望寿命由1981年的67.9岁提高到2010年的73.5岁。中国在病毒性肝炎和肝病的预防、治疗和科研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病毒性肝炎和肝病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积极应对。她建议大会聚焦主题,勇于创新,深入开展学术交流,切实推动病毒性肝炎与肝病防止方面的科技创新;聚集智慧,以大会为平台,集贤汇智,鼓励不同观点的交流与讨论,并为青年人提供施展才干、脱颖而出的学术舞台;聚汇成果,在**肝炎和肝病防止中的重点、难点和瓶颈问题上取得更多成果;前瞻新疗法、新药物的发展方向,早日实现技术突破,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全、更健康。
与会专家认为,肝癌早期生物标记物甲胎蛋白问世至今,为许多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带来契机,然而目前临床发现,甲胎蛋白的诊断准确性一般维持在40%左右,即有约有一半的患者无法通过该标记物早期发现病情。随着防癌治癌的深入发展,找到“一组”互补的早期生物标志物比单一的肝癌早期标志物,可更有效地对病情进行诊断,因此找到更多、更新的早期肝癌生物标记物目前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应改为此不断努力。早期生物标记物对个体化治疗肝癌很重要,而要发现新的生物标记物,建立庞大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数字据库非常重要,这就需要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者协同作战,共同努力。
本次大会透露,病毒性肝炎及肝病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最重要的疾病之一。通过将预防性乙肝疫苗列入计划免疫及采取有效的安全输血措施,我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已由9.65%降至7.17%,丙肝阳性率已由3.4%降至0.4%。然而我国仍有约9800万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也有近数百万人,这两种病毒感染均可以导致肝硬化及肝癌,严重危害健康,增加国家与人民的经济与精神负担。鉴于防止病毒性肝炎及肝病是我国及全球广大人民十分关注的民生问题,学术界理应努力作出创新性的贡献以解除人民的疾苦,通过学科间交叉与互相切磋,提出新举措,解决难题。
与会专家认为,未来20年的肝病诊疗方针是,进一步通过国家战略预防乙肝、关注肿瘤生长“微环境”、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阻断肿瘤干细胞生长,从而为更多肿瘤患者治疗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