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会议

首页 会议预告 会议新闻 专家访谈 会议服务 精华课件 会议专题
时间 地点 学科

时间:

取消选择
取消选择
  • 全部城市:

您当前的位置:爱爱医会议频道 > 其他 > 胡大一教授专访:倡导医疗公平可及 推动医疗资源调整

胡大一教授专访:倡导医疗公平可及 推动医疗资源调整

时间:2012年07月06日来源:365心血管网

   编者按:由亚太心脏联盟结构性心脏病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主办,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承办,介入放射学杂志、心脏杂志协办的“2012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大会(2012CCSC)”将于 2012年7月12日-15日在江西南昌隆重召开。 365心血管网有幸对中华医学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亚太心脏联盟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做了独家专访。    365医学网:胡主任,您好!从2004年开始,经历了8年的发展,本届会议更名为“2012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大会(2012CCSC)”,标志着论坛正式成为结构性心脏病的全国性专业学术平台。在论坛的8年成长过程中,您始终给予了亲切的关怀和指导。值此会议召开之际,请您谈谈对“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大会”这一学术平台赋予的定位和期望。    胡大一教授:结构性心脏病主要包括粉丝性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肌炎/心肌病,是目前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威胁老百姓生存健康的一种常见病。但在我国,由于目前医疗体制存在嫌贫爱富的问题,使得很多医院和医生哪里的收入来得多就去干什么,比如在心脏领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在做冠状动脉介入,而对结构性心脏病却重视不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结构性心脏病很多都发生在贫困地区,像先天性心脏病很多都发生在高原地带、贫困地区,越高越穷的地方越多。   作为一个医生,我特别关注结构性心脏病。讲到医学的目的,我觉得有很重要的两条,从希波克拉底到孙思邈,再到白求恩,实际上他们都在讲这样的共同的理念:一条是患者利益至上,医生不能从患者利益上去获得名利,牺牲或不顾患者的利益;另一条就是要推动医疗的公平可及,要让人人获得他所需要的基本医疗服务。我觉得,医疗改革也好,推动医疗事业发展也好,很多要做的都是解决医疗的公平可及问题,这也是做医生的社会责任所在。不能因为一个人经济的困难和社会的地位低下,有病没法去治。这恰恰是先天性心脏病等结构性心脏病目前所处的一个尴尬的局面。现在,经过近10年“愚公移山”式的艰苦努力,终于可以看到了希望,很多地方在**层面已经开始将先天性心脏病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像江西已经做得很好。我希望“中国结构性心脏病论坛”能够在这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365医学网:本次会议由南昌市第一医院承办,我们了解到,2008年12月25日,中国红十字会爱心工程“胡大一志愿者”服务队江西服务站在南昌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正式挂牌成立。作为爱心工程的发起者,请您对南昌市第一医院爱心工程的开展情况作一评价。对于爱心工程的下一步发展,您有哪些具体的计划?    胡大一教授:我们当时抉择在南昌等中西部地区挂牌,主要就是希望推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公平可及。    在我国,目前有200万的贫困的孩子在等待救治,而且每年出生12万新患者,现在大城市、大医院每年能救治6~8万人,所以每年又会有几万的孩子进入等待救治的行列中去,越堆越多,就成了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个“堰塞湖”。新的不断加进去,旧的救不出来。大量的孩子就拖成了肺动脉高压。现在我们觉得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要打破技术垄断,开放更多的网点,让大城市的专家到中西部,开发更多的基地来做治疗。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比如南昌市第一医院就非常值得宣传。    首先,是医院一把手重视。医院的陈园院长,对结构性心脏病,特别对老区的先天性心脏病非常有公益心和责任感,他亲自对每个细节去核算,包括缝线用什么,手术过程中消耗品用了什么,通过精打细算,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大幅降低了医疗费用,比如在北京,治疗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要花四五万块钱,而在南昌第一医院只需要一万五,很少超过两万的。    其次,南昌第一医院有专门的爱心工程办公室,有专门的搞下乡筛查救护车和专门的人员,救护车配备了便携式超声、心电图仪器等设备,有专门的下乡的人员;    再次,就是江西省的先心病救治的医保非常到位,所有的孩子只要认定江西籍的户口,都可以报90%。所以,这几年,他们的治疗病例从过去一百多例,发展到去年的八百例,今年则可能超过一千例。如果我们所有的基层医院都能像南昌市第一医院这三年发展的这样快,那全国的救治能力就会大幅度提高,从根本上解决“堰塞湖”问题。从堰塞湖中救出来的人越来越多,堰塞湖就不会泛滥成灾了。    365医学网:据了解,2011年10月29日,亚太心脏联盟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在西安正式成立,作为分会名誉主任委员,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分会成立的背景,您对于分会在加强亚太地区及全国学术交流上扮演的角色有着怎样的定位与期望?    胡大一教授: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国家,是目前先天性心脏病和粉丝性心脏病分布的最重要的国家。我现在是亚太心脏联盟的主席,我就觉得人家欧美国家,全世界都在重视这个事,我们不重视就是失职和耻辱。我们不搞这个谁搞这个?我说,我不组织这个我就失职。当然,我们也希望通过组建这个学会,进一步提高结构性心脏病领域专家在行业中的地位,使他们能够在结构性心脏病的治疗和预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在全世界尤其是欧美国家都极其关注结构性心脏病,而在亚洲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尤其是中国、印度,印尼等结构性心脏病和穷人最多的国家。在我国,很多医生都很关注新的治疗手段和新的药品,但比如肺动脉高压问题上,第一位的可能不是去普及新最贵的药,而是怎么样把更多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在一岁到三岁就根治了,预防肺动脉高压,美国和德国都是在一到三岁之间完成的治疗,不会等他长大发展成肺动脉高压。我觉得,中国在结构性心脏病方面,需要的一个是预防,一个是早发现、早治疗。而现在问题是什么呢?治疗的能力都在大城市,病人都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实现早期筛查的普及,就要改变医疗技术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的这种现状。所以我们必须走下去,不但要走下去,而且关键要留下不走的治疗队。    现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封堵很容易,相比做冠状动脉介入,比做射频消融更容易。我的想法就是,通过亚太心脏联盟结构性心脏病分会这个组织,能够更多利用亚太的专家资源,把亚太的救助网络建立起来。因为从中国目前先天性心脏病的救治水平来看,从技术上还是很先进的,国产的设备也都很好,国内的专家水平也很好,但就靠你一个人解决不了问题,你还是要去留下一支医疗队,去开放技术。现在,有一些医院将贫困地区的儿童转移到大城市进行救治,从医疗成本和社会成本来看,是不经济和不合理的,也是我们不提倡的。如果有个别医院是出于抢资源或宣传方面的因素这样做,我们就更反对。因为同样的成本,在北京救治一个人,在贫困地区就可能可以救治5个人。

欢迎发表评论: